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5年在上海财经大学获市场营销学博士学位,同年加入暨南大学管理学院。目前分别在《心理学报》、《体育科学》、《南开管理评论》、《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外国经济与管理》和《情报科学》等权威期刊发表研究成果。主要研究兴趣为品牌管理与消费者行为,主要侧重从消费者信息处理的角度研究各类品牌与消费现象,感兴趣者可与我邮件联系。
2003.9—2007.6,河北农业大学,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学士
2008.9—2011.6,湘潭大学,企业管理,硕士
2011.9—2015.6,上海财经大学,市场营销学,博士
2015年8月至今,暨南大学管理学院
[1]第一作者. (2022). How Does the Horizontal Position of Pictures and Text Affect Product Evaluation? Based on Left and Right Position Effect.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13, 841480.
[2]通讯作者. (2022). 明星还是普通人----不同目标追逐阶段消费者对品牌群体标签的偏好差异研究. 南开管理评论, 25(3), 170-181.
[3]通讯作者. (2022). Embarrassing product, image type, and personal pronoun: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body imagery.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12, 796998.
[4]通讯作者. (2024). Research on the negative effect of product scarcity appeals on the purchase intention of green products and its mechanism.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15, 1225011.
[5]通讯作者. (2023). 消费者主观忙碌感对折中选项偏好的影响研究. 外国经济与管理, 45(1), 67-87.
[6]第一作者. (2019). 消费者的自我聚焦状态对产品审美评价的影响研究.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 12-21.
[7]第一作者. (2015). 商品陈列方式, 先验品牌知识与品牌选择决策——弱势品牌的视角. 心理学报, 47(5), 663-678.(转载于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心理学》2015年第9期)
[8]第一作者. (2015). 体育比赛结果对纵欲消费行为的影响--身份认同感, 解释水平的调节和抑郁情绪的中介. 体育科学,35(1), 35-43.
[1]黄赞. (2019). 消费者审美体验的信息处理机制与实证研究. 中国经济出版社
[1]国家自科青年项目:消费者自主的善因营销对其目标追逐行为的影响和机制研究(2017-2019),项目编号:71602071,已结项,项目主持人
[2]广东省社科基金项目:绿色消费转型的说服方式对消费者绿色消费行为意愿的激励效应与机制研究(2024-2026),在研,项目主持人
[3]暨南大学科研培育与创新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创新类项目),怀旧策略如何影响消费者对危机品牌的评价,2017-2019,已结项项目主持人
[4]暨南大学管理学院重点学科建设育题基金资助项目(编号:GY21010),项目主持人
[5]暨南大学广州品牌创新发展研究基地自设项目,项目主持人
[6]暨南大学教学第二十一批改革研究项目(综合类):《分销渠道管理》课程的创新教学,2019-2021. 项目主持人
[1] 2016年,暨南大学第三届本科课程新任教师教学竞赛决赛二等奖
[2] 2021年,管理学院党委“弘扬高尚师德、潜心立德树人”征文比赛三等奖
[3] 2024年,管理学院党委“优秀党员示范岗”
博士课程:市场营销研究
硕士课程:消费者行为研究、管理研究方法
本科课程:市场营销学、消费者行为、分销渠道管理、电子商务经济学